很早之前就有想法,放弃开车上下班,改为公交地铁步行共享单车相结合的方式。只是决心不够大,一拖再拖,这次搬家后,新小区没有空余车位,小区周边道路也是满满当当,这下子名正言顺的可以低碳出行了。
道路刚开始限行时,我觉悟不够高,内心还是很抵触的,但又不愿意交罚款,限行那天就早出晚归,坚持开车。看到身边很多比我有钱的人先知先觉的买了第二辆第三辆车,有点后悔,不过想想自己没那么多钱,还要交车位费、保险费,就为了每周这一天有车开,实在划不来。
但,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,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,在变化的,环境虽然没变,或者说也变了,比如更拥堵了,但更重要的是,我自己发生了变化,那就是我年龄逐渐增长了,开车时间稍微一长就腰疼了。当年开着心爱的豪华捷达去西藏,一天狂奔一千多公里,一点都不累,越往西开,太阳落得越晚,越跑越远,兴奋的不想停下来。唉,忆往昔,同学少年啊。现在刚开到亚运村等红灯,就想打开车门,下去溜达,什么腰部调节、颈托,往后躺,调直些,都不管用。
现在好了,每天往返都是走路+共享单车+地铁,好轻松啊,沿途的人啊,物啊,事啊,景啊,想看就看,甚至可以买路边的烤红薯,当然还没买过。这两天又把很久之前一个小包翻出来,准备把手套啊,围巾啊什么装进去,天快冷了嘛,然后再把耳机装进去,公园溜达时,还可以听史记,听完了还可以写订阅号,一举多得。
而且这么一走吧,发觉饭量显著增加,吃饭香了,心里很高兴。过去看到很多身体弱或者病号后来都迷恋上了马拉松,我觉得可能就是这个道理,通过运动,不但锻炼肌肉、心肺,而且加快了新陈代谢,让消化系统也运转顺畅了。
当然,也不是没缺点,自行车道的路面有的不是很好,颠簸,地铁上偶尔也有人大声讲电话或者外放视频,还嘎嘎乐,有些人背着大包,却没有空间感,无视周围人的存在,转身或侧身通行时很容易撞到别人,就像开车的不知道自己车多高,撞限高杆一样。
但世间事就是这样,不能那么完美,整体还是觉得不错的。不过有条件的年轻人,还是继续开车吧,四化建设要靠你们呢,我们这些老同志,选择公共交通对身体好,还能把道路让给年轻人,去更加快速的创造价值,好给我们发退休金,多好。